首页 >  资讯 >  详情

看“村 BA ”的人越多,我越担心

2023-05-06 12:32:58来源:新周刊
一个全村人口只有 1188 人的小山村里,硬生生挤进了两万余人。

" 又是欧明辉,三分!"


(资料图片)

" 哇噢!我们赤水球王,确实是赤水球王啊!左右手上篮!"

2023 年 3 月 27 日下午两点,贵州台江县台盘村 " 村 BA" 的决赛现场,穿红色球衣的遵义队和穿深蓝色球衣的黔东南州队正在激烈交锋。

作为对战场地的篮球场卧在一个巨大漏斗的底部,三面是高耸的看台,开口的一面连接村子的主路。高台上的人头如珊瑚的触手一般涌动,每一处缝隙都挤满了围观的人群。

坐在前排的观众几乎要漫入球场的边线,为了获得更好的视线,外围还有人架起了梯子。

从日到夜,几万双眼睛和手机镜头、长枪短炮一起死死瞄准球场,无人机在上空反复盘旋。各个直播网站上,还有成千上万人守着屏幕,一起凝神屏气。

现场观看 " 村 BA" 的观众们。/ 视觉中国

除了 " 村 BA" 赛事本身,台江县的苗族歌舞、接地气的解说、身手矫健的村民,以及作为比赛奖品的物产和手工艺品,也都成了网络热议的话题。

这个小山村,从未承受过如此量级的目光。

为什么是台江县?为什么在台盘村?

看经济指标:2022 年黔东南州 GDP 排名是全省的倒数第二;2021 年,在黔东南州的 16 个县市里,台江县 GDP 排名第 15,在全省 88 个县市里是倒数第二。至于远离县城的小小台盘村,就更是无足轻重了。

论知名度:放眼台江周边,镇远有远近闻名的古镇、西江有千户苗寨、雷公山有自然风光,而被一众旅游地包围的台江,却迟迟未能找到一张足够响亮的名片——直到 " 村 BA" 一词的出现。

" 村 BA" 后,台江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名片。/ 视觉中国

从 NBA 到 " 村 BA",在大洋彼岸的篮球巨星和清水江畔的放牛娃之间,那一丝隐秘的连结突然被曝光在公众的视野下。

而这场看似始于偶然的篮球风潮,其实早已在过去几十年间的每个午后和傍晚,悄悄积蓄着能量。

" 村 BA" 的历史,不输 NBA

要寻找 " 村 BA" 的快乐老家,就不得不去到台盘村。

通过公共交通进入台盘村,可以先搭飞机或高铁前往长沙或贵阳,再转乘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市的高铁,然后前往凯里的客运站,乘坐大巴到台江县。

从凯里到台江县城的车程大约 1 小时。大巴沿着高速向前,临近台江县时,可以看到写有 " 打卡中国‘村 BA ’圣地,筑梦苗乡,燃情台江 " 字样的广告牌。

一路辗转进台江县后,距离传说中的 " 村 BA" 圣地还有 24 公里路程。在县城搭公交车,花 8 块钱的车费,便能去往台盘村村口;再走上一刻钟,就会看到在村子里颇为壮观的篮球场。

" 村 BA" 篮球场在村子里显得颇为壮观。/ 新周刊记者摄

在 " 村 BA" 篮球场旁边,小卖部的老板娘告诉新周刊记者:" 小时候就看到父母辈的人打篮球了,经过自己这辈,再到自己的儿女这辈,少说也有三代人了。"

据《台江县志》记载,台盘村的篮球历史可以追溯到 1940 年左右,由在省城贵阳等地读书的台江学生在家乡发起。到 1957 年台江县举办首届农民运动会时,已经有 15 支男篮队和 3 支女篮队参赛。

也就是说,尽管 " 村 BA" 借用了 NBA 的大名,但这些乡村球赛的缘起很可能要早于 NBA 成立的 1946 年。

" 村 BA" 比赛现场地。/ 新周刊记者摄

不过,对于一个小山村,筹建一个篮球场并非易事。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台盘村的篮球场只不过是一片简单划了球场线的水泥地,篮球架还是村里木匠亲手做的。2016 年,新球场终于落成,村委会、派出所也跟着搬到了新球场旁边,老球场渐渐荒废。

为了容纳更多观众,2022 年,篮球场又被翻新了一次,往上加高了看台,这才渐渐有了 " 村 BA" 圣地的气势。

这一切,离不开互联网的助推。村民向记者透露,过去村里也曾想修个篮球场,但去县里筹资却屡屡碰壁。篮球场的维护、篮球赛的举办,主要还是靠当地人自发捐款。

直到 " 村 BA" 开始有火出圈的迹象后,资金和政策的支持才终于准备好进场,各地篮球场迎来一波升级换代潮,篮球热情也被推向高峰。据报道,2022 年 4 月下旬到 8 月下旬,贵州各地共组织民间篮球队 2445 支,举办比赛 4260 多场。

翻修后,篮球场的看台高达二十多层。/ 新周刊记者摄

与 NBA 这样高度商业化的职业篮球赛事不同," 村 BA" 的魅力在于 " 业余 "。组织者和参与者几乎都是当地人,而且大部分都有其他的工作或主业,篮球只是他们的休闲活动。

唱歌、跳舞、打篮球,已经成为当地苗族村民的习惯,只要有节日,就有球赛。在很多时候," 村 BA" 的比赛更像是日常的切磋和游戏,重要的是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对于在网上围观的上亿网友来说,比赛结果并不重要。即使观看 " 村 BA" 的是资深球迷,也不会过于苛求这些乡村赛事的专业度。脑海中的条条框框主动隐身,让位于运动过程天然的乐趣。

在热门评论里,有人说在 " 村 BA" 比赛中,看到了 " 篮球最初的样子 "。

奇妙的村落,简单的快乐

在台江县,篮球是节日盛事,也是日常生活。

台江全县总人口 17.3 万,其中苗族人口占比高达 98%,因此被称为 " 天下苗族第一县 "。此外,还有汉族、侗族、土家族、布依族等十多个民族在此居住。

各种当地特色的节日里,篮球赛总会成为常规的助兴活动," 村 BA" 的决赛也是在苗族的吃新节前后。

在这里," 全民运动 " 并非一句空泛的口号。球场上,参与者不分男女老少,球衣和民族服饰可以轮番上阵,拖鞋、高跟鞋也能和运动鞋同场竞技。

平常日子里,穿着球衣的男女学生比比皆是。街头巷尾,少年用指尖转着篮球,自如地穿梭在人流中。

台江县,一边走路一边玩篮球的学生。/ 新周刊记者摄

穿着便装的苗族大姐,一手抱着孩子,一手轻松投篮;不顾规则的苗族姐妹,紧抓篮球奋力奔跑," 把篮球打成了橄榄球 " ……这些在网上广为流传的视频,让远方囿于都市的网友为之振奋。

值得一提的是,在篮球这项运动中,男篮的声量往往高于女篮,但在台江的篮球场上,女性的身影同样活跃。

被称为 " 苗寨女篮 " 台江女篮队,在省内颇有名气,曾在 1986 年获得过贵州省第二届 " 丰收杯 " 农民运动会女子组第一名。

" 村 BA" 结束之后,新周刊记者在台盘村遇到了一位顶着烈日、赤脚练习上篮的女孩。她是一所高中篮球队的主力成员,最喜欢的 NBA 球星是乔丹。正值周末,她和朋友专程从凯棠乡来台盘村打球。而在她们凯棠乡,打篮球的女生很多。

本届 " 村 BA" 冠军队的队员、总决赛 MVP 欧明辉是土生土长的台江人,他告诉新周刊记者,自己的妻子同样是一名篮球运动员,二人因篮球相识。

" 她是我的球迷。" 说起这段缘分,腼腆的欧明辉脸上露出一丝自豪的神色。

小小的凯棠乡有三个篮球场。其中一个球场上,一个男孩正独自练球。/ 新周刊记者摄

但篮球运动的风靡,只是此地生活面貌的其中一个碎片。台江县城和乡镇里,属于乡土的记忆仍在发挥作用。尚未完全城市化的生活,给人际的淳朴和信任留下一丝生存空间。

走进热闹的集市,除了水果蔬菜,还有色彩丰富的苗族绣片和串珠。活跃在市场附近的,还有街头占卜师和苗族画像师。

街头的苗族画像师正在作画。/ 新周刊记者摄

出租车的统一价格是每人 3 块,招手即停,只要没坐满,就默认可以拼车。前往各个乡镇的公交和中巴车,不会死板地遵循到站停车的规则,而是随上随下,送客到家。

无论走到哪里,当地人总会用混杂着苗语的黔东南方言热情地招呼外来者,甚至可能敞开家门,邀请你共进晚餐。

在台盘村的一个古老民居门口,新周刊记者偶遇了一位 " 受访经验丰富 " 的男孩。自 " 村 BA" 出圈后,大量媒体涌入村寨,以至于这个小男孩已经接触了不少媒体工作者,自称上过三次电视。

留守男孩和兄弟姐妹都跟着外婆生活。除了农民这个身份,外婆还是苗族巫师和巫医。/ 新周刊记者摄

在这里,随处可见稍有变形的木制民居、留守的老人和儿童、新采的蘑菇和囤积的谷物、后院的兔群和看家的狗……这些正在消逝的元素,构成了台盘村在 " 村 BA" 光环外日复一日的平静生活。

热闹,都是谁的?

" 村 BA" 决赛结束后的第一个周末午后,打球的人还没有在篮球场现身,台盘村的呼吸慢了下来,似乎在安静地打盹儿。

余温散去,能容纳 2 万人的座位,显得有些空旷。

不过,即使在决赛的那几天里,那些在篮球场周边做生意的村民也没能亲眼见证比赛过程,尽管他们就在现场——人太多了,根本挤不进去,何况还要看店。

作为交换,他们获得了游客,当然,还有生意。数据显示," 村 BA" 篮球赛期间,台盘村接待游客 40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 2154 万元。篮球场旁边,台盘村第一家由村集体入股的 " 村 BA" 线下体验店,在一天内卖出 5000 多元的文创产品。

台盘村篮球场旁边新开的 " 村 BA" 文创店。/ 新周刊记者摄

日头稍低后,慕名而来的人陆续抵达,一辆又一辆挂着外地车牌的小轿车往村子里开,停在篮球场上方的空地上。

球场内,央视的记者从京城赶来,正采访 " 村 BA" 明星球员的励志经历;一波省城来的人穿着相似的黑色夹克,在村委会的陪同下参观球场;说着普通话的游客借来村民的篮球,在篮筐下换着花样拍照……

从当地的宣传来看," 村 BA" 已经成为未来台盘村乡村旅游的核心卖点,一个 " 体育赛事 + 传统文化 + 农特产品 + 乡村旅游 + 全民健身 " 的乡村振兴计划正高歌猛进,试图吸引更多的镜头和聚光灯。

篮球场上的宣传栏展示着 " 村 BA" 出圈后台盘政府的新规划。/ 新周刊记者摄

可是,压在巨大的 " 村 BA 圣地 " 的标语下,台盘村本土篮球文化的未来,似乎带有一丝隐忧。

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扎根于当地、有别于其他社群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极易被改造和剥夺掉原本的内涵,而那些迎合消费者的企图也总是适得其反。

类似的事情在贵州各地并不少见。就在台江县城,格外萧条的姊妹街原本是当地打造的旅游商业街,也是台江县文体广电旅游局的所在。如今,上百个店铺中,只有两三家商铺开着门。

在对外公布的开放时间内,本应作为苗族工艺文化窗口的台江县苗绣博物馆同样大门紧闭,门口留下的联系电话也无法接通。倒是门口的小广场上,人们自在地逗鸟、打牌、理发、聊天,一旁的孩子们在树枝间上蹿下跳。

苗绣博物馆大门紧闭,外面的广场却热闹非凡。/ 新周刊记者摄

种种失败的先例足以证明,用力过猛的包装,无异于对乡村传统生活的创造性毁灭。飘浮于乡土之上的旅游开发,不仅剥夺了村民的快乐,也得不到游客的认可。

同理,举办篮球赛本是台盘村村民的自发行为,如果在一次次被围观的过程中将球赛商业化,村民作为最初的参与者,是否会渐渐被排除在外?当本地的篮球文化被抽取和重组,脱离了村民日常生活的实践,恐怕会沦为一道没有生命力的人造景观。

台江县的集市上,苗族人用大米进行占卜。/ 新周刊记者摄

好在," 村 BA" 出圈之后,当地人保持着一如既往的淡然。在巨大的流量和收入增幅面前,他们的反应堪称冷静。

据报道," 村 BA" 拒绝了高达 50 万的广告赞助费,并且坚持完全免费对观众开放。对于比赛参与者,也坚持要求必须是本地户籍,反对将赛事职业化。

面对媒体采访时,有村民指出:" 不能封闭,不要场馆,就在太阳底下,谁都可以参与,谁都可以看,这样才有氛围。如果说哪一天,我们这儿的篮球赛要收门票了,村里的老人们会第一个不同意。"

开放、共享、自发,是 " 村 BA" 赖以生存的基因,也是其引发全网共鸣的原因。或许,比起五花八门的包装和描述,更接地气的参与、更松弛的支持和更克制的干预,才更有利于延续乡村篮球的原汁原味。

台盘村,一个小女孩蹲着眺望篮球场。/ 新周刊记者摄[ 1 ] 《制造景观:基于黔东南乡村旅游实践的叙事》,谢小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 ] 《贵州体育旅游发展报告 2019》,贵州省体育局

[ 3 ] 探访贵州台盘:谁制造了 " 村 BA",赵宇,懒熊体育

[ 4 ] " 村 BA" 为什么火过 CBA? 民间活力才是火种,朱昌俊,风声 OPINION

[ 5 ] 贵州 " 村 BA" 为何这么火?土味满满、生机勃勃源于自发秩序,姚华松,南方周末

[ 6 ] " 村 BA" 火出圈,如何激发乡土文化活力?,袁媛,中国网信杂志

[ 7 ] " 村 BA" 出圈之后,杜寒三,剥洋葱 people

作者 | 吞拿

编辑 | 晏非

校对 | 向阳

排版 | 嘻嘻

封面 | 视觉中国

关键词: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