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详情

焦点报道:嫦娥六号计划明年5月发射 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2023-04-25 15:15:53来源:澎湃新闻

我国计划在明年5月发射嫦娥六号,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4月25日,在2023年“中国航天日”第一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我国深空探测重大专项总设计师吴艳华作题为《中国的深空探测》的主旨报告。报告全面梳理了世界和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主要成就,并介绍了我国未来深空探测发展蓝图及国际合作重点。


【资料图】

吴艳华介绍说,过去近20年间,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实现“六战六捷”,圆满完成“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目标;过去近3年间,我国成功实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一步实现“绕着巡”战略目标。获取了7米分辨率全月影像图和76米空间分辨率全火星影像数据,探测数据科学研究成果不断刷新人类对月球和火星的认知,并带动地外天地综合试验场、全球布局的深空测控网、文昌航天发射场等一大批先进基础设施建设。

深空探测事业是拓展人类认知、服务人类文明、增进人类福祉的伟大事业,值得人类永续求索。吴艳华表示,当前月球是深空探测热点,火星是深空探测重点,发现未知是永恒主题,国际合作成为共识。中国将持续开展月球、行星探测,为这一人类共同的事业奉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吴艳华介绍,在月球探测方面,我国将在2024年前后发射鹊桥二号中继星和嫦娥六号探测器,实现月背采样返回,计划时间是2024年5月,2026年前后发射嫦娥七号,实现月球南极资源勘查;2028年前后发射嫦娥八号,和嫦娥七号一起构成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在行星探测方面,我国计划在2025年前后发射天问二号探测器,实现近地小行星伴飞、取样和返回、主带彗星伴飞。

中国坚持“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的原则,倡导世界各国一起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吴艳华指出,中国探月工程自2004年实施以来,积极推进科学载荷搭载、数据开放共享、测控相互支持、共同科学研究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与超过19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先后签署23份国际合作协议或谅解备忘录。未来,我国将持续推进国际月球科研站、中海联合月球和深空探测中心、国际深空探测联合会等重点方向建设,深化深空探测领域国际合作。

作为2023“中国航天日”系列主场活动之一,首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开幕式暨主论坛在安徽合肥举行。会议以“合作共赢飞向深空”为主题,重点介绍中国深空探测领域工程规划,推动国际月球科研站深度合作。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张红文,国家航天局总工程师李国平,合肥市市长罗云峰,航天员刘洋,巴西航天局局长卡洛斯·德莫拉分别致开幕词。

本次会议由深空探测实验室主办,亚太空间合作组织、中国航天基金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协办。

开幕式上,国家航天局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签署关于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联合声明。深空探测实验室与多位院士专家签署工作协议设立首批院士(科学家)工作室,并分别与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中科院力学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本届天都会议会期两天,于4月25-26日举办,包括主论坛、工程与技术分论坛、深空科学分论坛暨国际月球科研站国际研讨会。会议邀请世界各国航天机构、国际组织,国内有关部委、航天机构、科研院所、高等学府,国内外深空探测及航天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围绕国家深空探测中长期规划、深空探测领域前沿技术、深空探测学术成果、国际深空探测焦点与热点、深空探测领域国内外重大工程、深空探测国际合作等重大议题开展研讨。来自海内外14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其中国际代表超过130人。

举办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是中国航天面向新的国际深空探测态势,聚焦深空探测重大科学问题与前沿技术的时代要求,是扩大开放交流、推动多元合作,推动在外空领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使命定位为“深空探测领域面向前沿和未来的高端学术平台、国际大科学工程协同与合作的交流平台、传承弘扬中国探月精神和文化的展示平台”。

本次天都会议为首届,后续将每年定期举行。将在世界范围内集聚优势科技资源,凸显“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特色,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深空探测国际交流合作,吸引国际合作伙伴,增进交流沟通理解,推动项目合作。

关键词:

[ 相关文章 ]

[ 相关新闻 ]